明年中考厦门自行命题?谣言

编辑:亦非 浏览: 12

导读:最近网上几个热点话题传得挺热闹,有的戳中家长们的“教育神经”,有的勾着大家的“情绪点”,还有的跟健康息息相关——今天咱就把这些事掰开揉碎了说,毕竟信息时代,先辨真假再发声

最近网上几个热点话题传得挺热闹,有的戳中家长们的“教育神经”,有的勾着大家的“情绪点”,还有的跟健康息息相关——今天咱就把这些事掰开揉碎了说,毕竟信息时代,先辨真假再发声,才是对自己和别人负责。

先说说厦门中考那档子事。这段时间不少初三家长的群里都在传“明年(2026年)厦门中考要自行命题”,有人甚至开始打听“要不要换教材”“要不要补本地题”。别急,厦门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把话撂得明明白白:明年绝对不会自行命题。要知道,中高考改革向来是“提前三年定调”——现在初三学生都上到半学期了,临时变规则?不可能的事。至于刚上初一的2025级孩子,目前也没任何“自行命题”的动静,大家稳起,等官方通知比啥都强。

再说说昆明那起“大学生被导师压榨自杀”的传闻。一开始刷到这消息,我跟不少人一样,心里直冒火——要是真有这事,导师得负大责任!可等警方通报一出来,才发现压根不是那么回事:自杀的罗某是29岁的校外人员,跟学校里的女学生有情感纠纷,才走了极端。网传的“被导师压榨”纯属瞎编,不仅误导了公众,还往逝者家属伤口上撒盐。咱说句实在话,碰到这种“带情绪”的消息,先等警方或官方的通报,别跟着瞎起哄,不然真成“帮凶”了。

还有个跟健康有关的误区,得好好跟大家掰扯掰扯——最近有人说“吃固体食物哽噎就是早期食管癌”,这可把不少人吓得赶紧去挂消化科号。我跟医院的朋友聊过,人家说这纯属“想当然”:食管癌早期几乎没啥明显症状,等你吃馒头都咽不下去的时候,往往都到中晚期了。而且哽噎感可能是口腔溃疡、食物太硬,甚至是你自己紧张得食管痉挛了,根本不能当“癌症自测表”。真要筛查食管癌,长期抽烟喝酒、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,直接去做胃镜——这才是最靠谱的。

最后再跟大家唠唠郴州网信办刚公布的5起网络管理典型案例,都是咱们上网能碰到的“身边事”:有个叫“某滋味”的网站被境外不法分子改成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,结果被注销了;还有个视频账号乱发诋毁企业家的不实信息,运营者直接被拘了3天;另外两家网站因为懒,没管自己的平台,被改成、网站,遭了警告;34个APP因为偷偷收集个人信息,被约谈整改;还有5家小程序没拿到“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”就乱发招聘信息,直接被关停了。这些案例其实就一句话:网络不是“法外之地”,不管是做网站还是用APP,守规矩才是长久之计——你要是心存侥幸,迟早得“栽跟头”。

其实不管是谣言还是网络违规行为,说到底都是“信息差”或者“贪心”闹的。咱们普通网友能做的,就是“多等一等、多查一查”:碰到热点先看官方通报,碰到健康误区先问专业医生;做网络运营的,就得把“合规”俩字刻在脑子里——毕竟“稳当”比啥都强。

你看,这些事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但都跟咱们的生活紧挨着。下次碰到类似的消息,咱们先“缓一缓”,别着急转发——毕竟“宁等三分,不抢一秒”,放在信息时代,同样管用。

文章插图